中国电信以“天地一体”硬实力 领跑卫星通信大提速时代
近日,工信部印发《关于优化业务准入促进卫星通信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》提出,到2030年,手机直连卫星等新模式新业态规模应用,发展卫星通信用户超千万。如今,中国电信牢记央企社会责任,将卫星通信应用从应急领域延伸至大众消费。
筑牢“通感一体”硬支撑
我国三大运营商纷纷加码卫星通信。其中,中国电信在2009年就成立了专业卫星通信公司,更是国内首家获批卫星通信国际电信码号资源的运营商。
在5G NTN(非地面网络)领域,中国电信率先突破“天地一体”融合通信的技术瓶颈,通过自主研发的星地协同组网技术,实现了卫星与地面基站的无缝切换,即便在海洋、沙漠、偏远山区等地面网络难以覆盖的区域,也能为用户提供稳定的服务。
数月前,中国电信还荣获“一种基于6G的天地一体化传输优化及拓扑测绘的方法”的国家发明专利授权,其核心在于“天地协同”――地面网络负责城市和人口密集区域的高效通信,而卫星网络则填补偏远地区和空域的通信盲区。两者就像为地球织就了一张无形的“通信天网”。
激活“卫星+”新价值
近年来,在政策的大力推动下,卫星通信加速从“小众专业”向“大众常用”转型。
在大众消费领域,卫星通信正从“应急必需”变为“生活常用”,填补了地面网络覆盖的“空白地带”。以往,在偏远山区、沙漠戈壁、远洋航行等地面信号难以触及的区域,人们往往面临“通信失联”的困境;如今,中国电信已于数月前发布“直连卫星全场景应用”,以“天地一体 时刻守护”为主题,聚焦“手机直连卫星、汽车直连卫星、天通卫星行业应用”三大类卫星直连场景发布解决方案,手机不换卡号即可拨打天通卫星电话、短信;汽车集成卫星通信,无网络时自动触发E-Call紧急救援;并在行业端开发手持机、天通猫、天通应急叫应终端等产品。
一系列进展,为民众日常通信、特殊环境出行及工业生产提供了多维度保障,更从战略层面构建起覆盖陆海空天的“数字生命线”。
凝聚产业发展合力,让生态共荣
中国电信当前正以开放生态为关键纽带,从国内产业链整合与国际合作拓展双维度发力,为全球卫星通信产业的生态共荣注入中国动能。
从国内视角来看,中国电信通过搭建开放合作平台,有效串联起卫星通信产业链的 “上下游”,形成了环环相扣、协同高效的产业生态闭环。全链条的协同模式,加速了国内卫星通信产业的技术迭代与市场拓展。
从国际维度出发,中国电信积极拓展合作,一方面,与国际上的卫星运营商、通信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,开展卫星资源共享、技术标准共建与市场渠道互通。另一方面,积极参与全球卫星通信领域的国际组织与标准制定工作,推动中国方案与国际标准的对接融合。
微信扫描二维码
发表您的评论吧
分类推荐 2025-09-29 13:51:01
分类推荐 2025-09-18 14:29:01
分类推荐 2025-09-19 11:15:01
分类推荐 2025-09-18 11:59:01
分类推荐 2025-09-18 16:50:01
分类推荐 2025-09-19 19:44:01
分类推荐 2025-09-19 11:08:01
分类推荐 2025-09-19 16:27:01
分类推荐 2025-09-17 19:22:01
分类推荐 2025-09-17 16:11:01
分类推荐 2025-09-20 18:16:02
分类推荐 2025-09-17 20:16:01
分类推荐 2025-09-17 15:10:01
分类推荐 2025-09-21 10:09:01
分类推荐 2025-09-18 09:56:01